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示踪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临床无腋淋巴结肿大的女性病人随机分为3组,其中活性染料isosulfan blue示踪29例、核素99m锝-硫胶体示踪8例、染料与核素联合示踪10例.确认并切除SLN,单独送病理,随后行乳腺癌手术,包括传统的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7例中有42例成功定位SLN,检出率90.1%,其中染料组86.2%(25/29)、核素组87.5%(7/8)、联合组100%(10/10);全组总敏感性为92.8%,各组分别为90.0%、100%、100%;假阴性率7.1%,各组分别为10.0%、0%、0%;准确率98.6%,各组分别为96.0%、100%、100%.各组寻找SLN平均花费时间分别为22min、7min及6min.结论:三种乳腺癌SLN示踪检测技术在临床均可行,绝大多数SLN可较准确地反映其余腋淋巴结的组织学特点.活性染料与核素联合示踪既直观又准确,是3者中的最佳方法.
推荐文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价值
乳腺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
淋巴染色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意义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
手术方式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假阴性反应
核素
亚甲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活检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R446.63
字数 3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870.200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君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36 201 9.0 12.0
2 张宏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52 478 10.0 20.0
3 王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10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活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