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小型人工降雨器,以渗透量、稳渗速率、初损雨量、初损历时、产流量、产沙量等为指标,对不同密度林地的水土保持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密度的增加大幅度减少.在该地区利用刺槐和油松营造水土保持林时密度应该以3 000 株/hm2为宜.
推荐文章
黄土区刺槐和油松水土保持林合理密度的研究
合理密度
水土保持林
土壤水分
黄土区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合理林分密度计算与分析
合理林分密度确定
主要造林树种
土壤水分
黄土区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晋西黄土残塬区
生态建设模式
水土保持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林分暴雨产流产沙作用分析
黄土残塬沟壑区
林分结构
产流产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林分的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水土保持作用 黄土区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5.7
字数 3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522.2002.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7 1254 15.0 35.0
2 毕华兴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84 1401 22.0 32.0
3 张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9 1227 19.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16)
二级引证文献  (42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0(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5(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6(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7(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20(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分密度
水土保持作用
黄土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