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体外条件下吩噻嗪类衍生物(PTZs)逆转多药耐药(MDR)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位取代各种基团逆转MDR作用强度依次为:COC3 H7>CF3>COCH3>H.边链哌嗪环4'位取代基作用强度为:CH3>C00C2H5>C2H40H.选出代表性化合物测定对鼠脑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活性,进行PTZs抑制PKC活性的初步三维构效关系研究,利用计算化学和分子图形学手段探讨PKC抑制剂与PKC蛋白分子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PTZs、PKC和MDR三者间的内在机制和设计有效PKC抑制剂或多药耐药逆转剂提供了新的途径.
推荐文章
咪唑四嗪酮类化合物对淋巴瘤细胞GM892A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咪唑四嗪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量子化学
构效关系
三嗪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
疟疾
疟原虫
三嗪
杂合体
构-效关系
碳青霉烯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设计
碳青霉烯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吩噻嗪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及蛋白激酶C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吩噻嗪类衍生物 多药耐药 分子模型 蛋白激酶C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326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纯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433 11.0 19.0
2 彭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 32 3.0 5.0
3 齐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08 5.0 10.0
4 梁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黄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吩噻嗪类衍生物
多药耐药
分子模型
蛋白激酶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