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临床上倾向于把病证结合理解为以西医诊病与中医治证的结合,并视作病证结合的基本模式,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系统地回顾中医学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表明:<内经>时期确立辨病论治原则并产生辨证论治思想的萌芽;东汉张仲景奠定了在辨病论治体系下辨证论治的基础;晋唐时期辨病论治获得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宋金元明清时期确立辨证论治的核心地位;近现代医家对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作出重新审视.
推荐文章
现代"辨证论治"与张仲景"辨病脉证并治"的思辨模式
辨病脉证并治
辨证论治
思辨模式
脉学
“辨证论治”新解
“辨证论治”
病机
中医辨证与辨病论治的思考
中医
辨证论治
西医
辨病论治
和谐统一
辨证论治浅思
辨证论治
辨病
辨证
经验方
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历史沿革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1
字数 49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334.2002.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舜华 4 8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29)
二级引证文献  (9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历史沿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
月刊
1007-1334
31-1276/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114信箱
4-1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