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灰黄霉素在0.1 mol*L-1 HAc-NaAc缓冲溶液(pH=5.86)中,于Co-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形成一良好的线性扫描伏安还原峰,峰电位Ep=-0.63 V(vs.SCE).峰电流ip与灰黄霉素浓度在5.0×10-9~1.1×10-6 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检测限可达2.0×10-9 mol*L-1,可用于痕量物质的测定.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体系的性质,实验表明电极反应为不可逆吸附过程.用AES和XPS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
推荐文章
双酚A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石墨烯
双酚A
化学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测定
水滑石的合成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水滑石
修饰电极
电化学
阿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阿霉素
电化学行为
离子注入
修饰电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黄霉素在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灰黄霉素 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 吸附 不可逆过程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0-7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R978.5
字数 29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76-0301.2002.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劲波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47 423 13.0 18.0
2 李启隆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48 405 13.0 17.0
3 尚军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10 110 6.0 10.0
4 邵娜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黄霉素
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
吸附
不可逆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6-0301
11-1991/N
大16开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82-40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9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