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pH4.9醋酸-醋酸钠介质中,甲苯胺蓝在600nm处有一个吸收峰.随着四苯硼钠浓度的增大甲苯胺蓝在600nm处吸收峰降低,颜色减弱.这是由于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缔合物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疏水作用力及分子间作用力,聚集形成纳米微粒所致.甲苯胺蓝-四苯硼钠纳米微粒体系亦在600nm处有1个吸收峰,在400nm、470nm和580 nm处产生3共振散射峰,其中400nm和580nm为甲苯胺蓝-四苯硼钠复合纳米微粒产生的特征共振散射峰,这也表明有纳米微粒存在.丙酮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等表明,纳米微粒的形成是产生其减色效应的原因.
推荐文章
[AuI4]--RDG+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增强与荧光猝灭
(AuI4)RDG,缔合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减色效应
甲基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与变色效应
分析化学
甲基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缔合微粒
吸收光谱
共振散射
变色效应
四苯硼钠容量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钾的含量
四苯硼钠
重量法
容量法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氯化钾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苯硼钠-甲苯胺蓝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减色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减色效应 共振散射 甲苯胺蓝 复合纳米粒子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61
字数 2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757.2002.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 191 2637 28.0 42.0
2 尹文清 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 54 479 14.0 17.0
3 邹彩霞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减色效应
共振散射
甲苯胺蓝
复合纳米粒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季刊
1006-3757
62-1123/O6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54-9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