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是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即以"岐黄"代称<黄帝内经>.由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之作,至宋代,岐伯与黄帝首次被窦材<扁鹊心书>合称为"岐黄",并被奉为医学正统之祖,被请进庙堂供奉起来.并开始注入新的含义,不仅仅是岐伯、黄帝二人的简称,而是由此引申为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当然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岐黄之术"、"岐黄之道",分别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又"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由此可见,"岐黄"一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推荐文章
元代买地券称谓词语考释
元代
买地券
称谓词语
考释
唐代名茶“茱萸簝”之“簝”字考释
唐代名茶
茱萸簝
考释
岐伯与岐黄之术
岐伯
岐黄之术
河南新密
岐黄问答千载流芳——岐伯与岐黄文化的历史功绩
岐黄文化
《黄帝内经》
学术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岐黄"考释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帝 岐伯 岐黄 考释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09
字数 5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02.04.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
岐伯
岐黄
考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