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具异常压力场特征的盆地在我国比较普遍,但更多的是研究超压体系,对于异常低压体系的成因与机制在国内还没有很好的解释.盆地内的广泛沉积造成的巨厚沉积地层,并在随后的地层抬升过程中造成的严重剥蚀,导致剥蚀反弹现象,从而形成负压区.由于地层的温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局部的负压现象.根据百色盆地的负压现象,从其成因着手,分析其形成过程及其对该地区油气藏的影响.负压造成流体的局部回流,形成低压封隔窗,促使油气二次运移,从而改造油气藏的分布,形成一些与负压有关的油气藏.
推荐文章
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低压油气藏
形成机制
油气田
裂缝性油气藏压裂压降分析研究与应用
裂缝性油气藏
压力降
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计算机软件
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中部
古构造
隐蔽油气藏
油气藏形成
控制
因子
勘探技术
正峰油气藏概述(Ⅰ)
油气藏
连续
全球
盆地
烃源
中国
实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负压地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压体系 剥蚀反弹 回流 低压封隔窗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3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2.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治平 16 550 8.0 16.0
2 邹华耀 9 643 5.0 9.0
3 蔡勋育 4 10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75)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压体系
剥蚀反弹
回流
低压封隔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