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T型Ca2+通道电流膜片箝记录方法,并观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氰戊菊酯的作用.[方法] 应用膜片箝技术,全细胞方式下记录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T型Ca2+通道电流,并用各种特异的通道阻断剂和激动剂确定电流特性,与体细胞T型Ca2+通道电流比较;通过胞外给药,观察氰戊菊酯对T型Ca2+通道电流影响.[结果] 当以Cs+、TEA+阻断K+电流,记录到一-60 mV激活,-20~-30 mV达到最大值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呈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加入Na+通道阻断剂TTX,对记录的内向电流无影响,表明该内向电流不含有Na+电流成分,是由Ca2+通道开放产生.另该电流对L型Ca2+通道激动剂BayK 8644不敏感,但对Cd2+、Nifedipine两种Ca2+通道阻断剂较敏感,提示其为T型Ca2+通道电流.与体细胞典型T型Ca2+通道比较,粗线期精母细胞T型Ca2+通道有自身特点.研究氰戊菊酯对记录的T型Ca2+通道电流的作用显示:50 μM*L-1氰戊菊酯在加入后3~5min开始抑制T型Ca2+通道电流,于9~10 min达到最大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主要存在T型Ca2+通道,而不含有L型Ca2+通道,但与典型T型Ca2+通道电流比较,精母细胞的T型Ca2+通道电流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较特异的T型Ca2+通道阻断剂miberadil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显示抑制作用.相反,其对二氢吡啶类化合物(DHP)较敏感.氰戊菊酯对粗线期精母细胞T型Ca2+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提示,作为农业生产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应重视它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