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实例来证明眼静息电位向眼周扩散现象的存在,揭示2眼静息电位扩散的互相影响,并探讨此扩散现象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共92眼,分2组,对照组56眼,病变组36眼,应用DSL1500视觉电诊断系统记录眼电图的眼动演示功能,经增加程序使波形可在屏幕上冻结并有测量功能,记录病变组及对照组眼静息电位,并分析静息电位的振幅量和两眼静息电位的极性.结果对照组,静息电位的范围为0.83~1.63mV,平均为1.12mV±0.16mV, 两眼静息电位波形均为同相;在独眼病例组中,有眼侧的静息电位范围1.15mV±0.3mV,无眼侧的静息电位范围0.21mV±0.12mV,且极性全部相反;在视网膜脱离组和眼内炎组中,脱离时间较长的病例静息电位低于对照组且极性相同,病史较短的病例静息电位与对照组相似且极性相同,完全丧失视网膜功能的病例记录到的静息电位与独眼病例无眼侧的静息电位相似且极性相同. 结论眼静息电位具有向眼周扩散的特征,根据静息电位的大小和极性可评定视网膜的功能.
推荐文章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低频振幅
低频振幅分数
儿童近视眼98例临床分析
儿童
近视眼
原发性近视眼
发育期近视眼
球镜度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眼静息电位向眼周的扩散现象和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息电位 扩散现象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0.43
字数 24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41.2002.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14 165 5.0 12.0
2 周波 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眼科 5 5 2.0 2.0
3 沈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7 16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息电位
扩散现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