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江西省余江县洪湖乡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农户经济行为调查,阐述了典型红壤丘陵区农作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且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长江中下游流域农作系统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丘陵和河谷砂性水稻土的游垦系统-雨季水稻耕作系统-水旱轮作系统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江西省余江县洪湖乡农作系统的演变分为农业革命和现有系统2个阶段,粮食安全驱动和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是其演变的主要驱动力.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作系统演变为可持续再生产型,但需要较高的劳力和资金投入,并且有物价和农业政策等方面的风险.目前发展区域可持续农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优化农林牧副渔结构、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增加种粮比较效益、促进信贷资金使用、提高劳力素质.
推荐文章
红壤丘陵区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其对土壤与水环境的影响——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规模化养猪
排放量
水体污染
磷素积累
红壤丘陵区
近25年来典型红壤区土壤pH变化特征——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土壤pH
时空变异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
红壤区
县域尺度红壤丘陵区水稻土有机碳模拟
土壤有机碳
水稻土
县域尺度
DNDC模型
红壤丘陵区
江西省余江县水体营养状况分析
红壤区
营养状态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富营养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丘陵区农作系统的演变与可持续性分析─以江西省余江县洪湖乡为例
来源期刊 土壤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农作系统 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09
页数 7页 分类号 F3
字数 5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29.2002.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3 6805 43.0 80.0
2 张桃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03 5234 42.0 70.0
3 徐梦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22 2.0 2.0
4 臧波 1 2 1.0 1.0
5 Windisch A 1 2 1.0 1.0
6 Fontes C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壤丘陵区
农作系统
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
双月刊
0253-9829
32-1118/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南京土壤所内
28-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8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