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往大豆孢囊线虫采用生理小种来划分不同群体对大豆致病力的差异,最近美国采用了新的分类系统--HG类型,将用此分类系统代替原来的生理小种分类系统.本文介绍了HG类型的命名原则、鉴别寄主、标准感病品种、鉴定标准(环境、种子、接种物制备、盆栽容器和土壤)以及HG类型的用途等.
推荐文章
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中国东北
大豆育成品种
遗传多样性
互补等位变异
群体遗传结构
山西大豆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大豆
自然群体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江苏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
禾谷孢囊线虫
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
系统发育
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富集中心
起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孢囊线虫群体遗传多样性新的分类方法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Heterodera glycines 线虫 生理小种 大豆孢囊线虫 HG类型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3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2.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艳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57 2227 26.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eterodera glycines
线虫
生理小种
大豆孢囊线虫
HG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