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揭河底"发生前,河床上存在着不同时期形成的淤积物,随着淤积条件的变化,河床纵比降和横断面形态会进一步调整.当河床调整到一定程度时,若发生"晾河底" 等现象,则为河床成层成块淤积物的形成以及块体边界剪应力及层间黏合力的消弱创造了条件.若遇大中尺度涡漩形成,垂向能量向底层传递,垂向紊动、脉动特性增强,在忽略层间黏合力和块体间的边界垂向剪应力条件下,水体可能掀动的河床淤积物块体厚度,取决于河床淤积物块体密度、浑水体密度以及作用在淤积物块体上下表面的脉动压力的最大可能振幅之和.脉动压强与时均压强的大小无关,大致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成正比,在合理确定和表达糙率系数及平均流速后,推导出了洪水可能掀起的淤积物块体最大厚度计算表达式.当河床淤积物块体厚度小于此计算值时,涡漩引起的垂向脉动特征增强可能在随机条件下促发"揭河底"发生.
推荐文章
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研究现状
判别指标
冲刷机理
"揭河底"冲刷
高含沙洪水
黄河
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研究综述
判别指标
河床边界条件
水沙条件
"揭河底"冲刷
高含沙洪水
黄河
黄河“揭河底”冲刷期河道形态调整规律
“揭河底”冲刷
断面形态
洪水位
流态
黄河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高含沙洪水
洪水演进
河床冲淤
浑水控制方程
耦合解法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探讨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涡漩 脉动压强 各向异性 随机条件 揭河底 黄河
年,卷(期) 2002,(8)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泥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33.4
字数 6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02.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练继建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32 3994 30.0 45.0
2 张金良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1 137 6.0 11.0
3 王育杰 9 4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6)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含沙洪水
涡漩
脉动压强
各向异性
随机条件
揭河底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