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了BDNF在成年猴脑的分布.结果显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下列结构:大脑皮层III~V层的锥体细胞及突起;小脑皮质篮状细胞、Purkinje细胞、Golgi细胞及小脑顶核的神经元及其突起;海马各区的神经元、纤维和齿状核的颗粒细胞;尾状核、豆状核和室旁核部分神经元和纤维;脑干脑桥核、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前庭神经核、下橄榄核及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及纤维或膨体.此外,在大、小脑的白质也可见到部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反应产物广泛地分布于猴脑的多种区域和细胞,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可能的非神经细胞.本研究结果为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猴脑的分布规律及其功能特点提供了有用的形态学依据.
推荐文章
神经营养素-4在成年猴脑的分布
神经营养素-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离子通道
受体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猴脑的分布
来源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猴脑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Q42
字数 2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47.2002.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廷华 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307 1291 16.0 23.0
2 杨正伟 川北医学院形态定量研究室 87 285 8.0 12.0
3 李朗 昆明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7 65 5.0 7.0
4 陈彦红 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42 292 11.0 15.0
5 李力燕 昆明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40 140 7.0 10.0
6 刘宗良 昆明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2 191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猴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0-7547
61-1061/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
52-2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5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