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临床上处理岩斜坡区病变时保留外上半规管功能及听力提供参考.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后半规管切除处理岩斜坡区病变,对后半规管切除后可以得到的暴露范围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一些解剖测量,就如何避免损伤外、上半规管、颈静脉球、面神经、乙状窦、岩上窦等结构提出看法.结果岩上窦下缘至颈静脉球顶之间的距离为(15.02±3.69) mm,乙状窦内侧至内淋巴管的距离为(10.62±2.09) mm;硬脑膜至外半规管后缘的距离为(6.21±1.78) mm,至后半规管中点后缘距离为(4.07±1.26) mm.结论对于不超过1.0×1.0 cm大小的岩斜坡区病变完全可以经此径路切除;对于侵及内听道的病变用此径路无法处理.
推荐文章
部分迷路切除行小脑桥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迷路/外科学
小脑桥脑角/解剖学和组织学
半规管/外科学
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内窥镜检查
颅窝,后
解剖
经鼻扩大入路
经幕上、下联合进路岩斜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岩斜区
颞骨岩部
弓状隆起
后半规管
联合进路
经迷路下径路切除岩尖病变显微解剖学
颞骨
尸体解剖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半规管切除处理岩斜坡区病变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半规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岩斜坡区 颈静脉球 乙状窦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923|R322.85
字数 1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520.2002.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学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71 309 9.0 13.0
2 范静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99 673 13.0 20.0
3 孙爱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102 594 12.0 18.0
4 郎军添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48 288 10.0 14.0
5 廖建春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94 591 13.0 18.0
6 朱杭军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 18 128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规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岩斜坡区
颈静脉球
乙状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1520
43-1241/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7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1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