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量子化学ab initio HF和DFT B3LYP方法, 在考虑赝势双-ζ的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XAuPH3 (X = H, F, Cl, Br, I, CN, CH3)分别进行几何构型优化, 并与MP2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优化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HF方法探讨各体系的净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以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该体系具有电子给体-金属-电子受体(D-M-A)结构类型, 当分子中发生电子跃迁时, 电荷转移越明显, 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越好. 所选体系中, IAuPH3的βvec, γ值最大, 分别为1184.1942, 17341.9214 a.u.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D-π-A型有机共轭体系其βvec, γ值为710.7697, 11664.1405 a.u., IAuPH3与其相比, 非线性光学性质更为明显.
推荐文章
超碱金属复合物Al7X0/-(X=F,Cl,Br,I)的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非线性光学性质
超碱金属
第一超极化率
锗烯X2Ge(X=H、CH3、F、Cl、Br)与乙烯环加成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锗烯
乙烯
密度泛函理论(DFT)
环加成反应
组态混合模型
C_(56)X_(10)(X=F,Cl,Br,I)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富勒烯
C_(56)
C_(56)X_(10)
电子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AuPH3 (X = H,F,Cl,Br,I,CN,CH3)的电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XAuPH3 ab initio 电子结构 分子轨道 电子给体-金属-电子受体 非线性光学性质
年,卷(期) 2002,(19)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3-14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
字数 4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2.1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忠民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128 631 13.0 17.0
2 陈亚光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28 186 8.0 12.0
3 王荣顺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67 416 10.0 15.0
4 颜力楷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19 35 3.0 5.0
5 阚玉和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19 171 8.0 12.0
6 廖奕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9 78 5.0 8.0
7 仇永清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 66 263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AuPH3 ab initio 电子结构 分子轨道 电子给体-金属-电子受体 非线性光学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