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采用APT为原料, 在湿氢条件下进行氢还原制备细颗粒活性氧化钨-紫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紫钨的生成条件与还原温度、氢气湿度、升温速度、原料粒度、料层厚度等因素有关, 紫钨的粒度随还原温度的升高、氢气湿度及升温速度的增大、原料粒度及料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中以APT(10 μm)为原料, 在pH2O∶pH2=1.7∶1, 2 h内温度升至1173 K, 在1173 K保温1.5 h的条件下, 直接还原获得粒度为2.2 μm的紫钨.
推荐文章
细颗粒仲钨酸铵制备工艺研究
细颗粒
仲钨酸铵
粒度
结晶
超细碳化钨制备过程及机理研究进展
粉体
多相反应
超细碳化钨
制备
反应路径
机理
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超细颗粒
气流粉碎
液相化学沉淀
应用
纳米钨辅助氢气还原氧化钨制备超细钨粉
氢气还原
超细W粉
形核和生长
化学气相传输
反应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颗粒紫钨的制备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PT 紫钨 细颗粒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41.1
字数 2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7076.2002.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荐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78 952 14.0 29.0
2 钟海云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38 818 12.0 28.0
3 钟晖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35 449 11.0 20.0
4 刘志坚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33 156 8.0 10.0
5 戴艳阳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36 756 12.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PT
紫钨
细颗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
月刊
0258-7076
11-2111/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16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