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有死腔"凝血试验管收集的血样进行血小板功能和肝素治疗患者APTT结果的偏差及机制.方法将20例肝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分别收集在无或能形成死腔的采血管中,分别进行APTT和PF4检测.结果 "有死腔"的采血管使7例患者APTT结果缩短,PF4活性增强.结论采血管死腔增加了血小板与管壁或死腔气体的接触而激活血小板,释放PF4并中和肝素,造成APTT负偏差.建议进行血小板功能试验或APTT用于肝素治疗监测时使用"无死腔"真空采血管.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TG、PF4动态变化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4因子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灶数目与血浆β-TG、PF4含量变化探讨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4因子
PF4通过NF-κB上调巨噬细胞MMP-9表达
血小板因子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
动脉粥样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试验真空管"死腔"所致 APTT、PF4偏差探讨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死腔 APTT PF4因子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1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4X.2002.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丛玉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 44 736 15.0 26.0
2 殷宗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 6 81 5.0 6.0
3 吴丽媛 美国BD公司技术部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死腔
APTT
PF4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