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淡水(微咸水)资源贫乏,咸水广布.南部冲洪积平原受第二次海侵层位的影响形成大面积咸水,后又被逐渐淡化.近年来由于开采量加大,又使北部咸水南侵.海积冲积平原随着黄河河道的变迁,仅在黄河现行河道两侧和充水的黄河故道带分布有淡水(微咸水).近代、现代黄河三角洲古河道带和决口扇淡水体已被咸化.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模拟
微咸水
灌溉制度
土壤盐分
FEFLOW
黄河三角洲
被遗忘的三角洲--论淮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化
淮河
三角洲
夺淮
形成
演化
发展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分析
地下水
水质与水循环
动态变化
黄河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区域地下咸水的起源与演化
珠江三角洲
地下咸水
古海水
退积作用
沉积压实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形成与演化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下淡水(微咸水) 形成与演化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Ⅰ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3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
字数 49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2.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永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29 316 8.0 17.0
2 张福存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24 391 10.0 19.0
3 姚秀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7 194 5.0 7.0
4 王洪德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15 14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276)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7(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地下淡水(微咸水)
形成与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