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每年有8×108~10×108t泥沙进入河口地区.由于黄河的受水盆地浅,区域上又位于构造强烈沉降区,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约有80%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黄河三角洲.通过RS与GIS综合对比和地质成因分析,可揭示整个三角洲在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综合作用下的快速淤进、蚀退,河床抬高和尾闾改道等一系列演变,其中又以海岸带的演变最为明显.近几年,受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和人为加固堤坝等因素影响,河口地区造陆速度减缓,其他地区海岸带蚀退变慢,河床进一步抬高,整个三角洲基本处于淤蚀平衡状态.
推荐文章
黄河河口尾闾与三角洲演变过程机制解析
尾闾摆动
三角洲演替
过程与机制
黄河河口
黄河三角洲北部岸滩的侵蚀演变
水深测量
岸滩演变
海底侵蚀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河口段海岸线动态及演变预测
海岸线预测
淤进
蚀退
河口地区
黄河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
来源期刊 山东国土资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演变 海岸带 侵蚀 冲淤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成果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48+.1
字数 3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979.2003.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桂仪 6 148 6.0 6.0
2 颜世强 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 2 42 2.0 2.0
3 张惠 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 3 3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演变
海岸带
侵蚀
冲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国土资源
月刊
1672-6979
37-1411/P
大16开
山东济南市历山路5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