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叛逆女性黛娜(《亚当·贝德》)、多萝西娅(《米德尔马契》),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特定语境中,借助非主流教派宣扬的"因信称义",寻求与男性在终极意义上的平等.然而,基督教的指南--《圣经》,从其产生起就被男性主流社会改造成为一种男性神学话语.《旧约》从存在论上消解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可能性,《新约》在妇女得道问题上动摇"因信称义"的普世原则,树立男性神权、夫权.男性神学话语的压制使黛娜、多萝西娅无法在话语之外思维.她们的反抗只能归于"沉默".
推荐文章
亨利·米勒小说中性话语的反自我喻意
亨利·米勒
性文学
反自我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批评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态批评
可以吃的女人
浮现
使女的故事
羚羊与雉鸡
张爱玲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两性
关系
婚恋
金钱
情欲
作文教学两部曲
作文教学
写作
积累
摸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默"的背后--乔治·爱略特两部小说中的基督信仰与男性神学话语压制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因信称义" 反抗 男性神学话语 沉默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I561
字数 98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529.2002.01.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因信称义"
反抗
男性神学话语
沉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3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