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新型的反胶团法制备了氧化钛超滤膜.实验以钛酸丁脂、水、环己烷、异戊醇及表面活性剂Span-80等为原料,通过控制水量制得三种粒径分布的氧化钛反胶团微乳液.TEM照片表明,TiO2反胶团粒子随着[H2O]/[Span-80]由13.9增加到55.5而增大,但当[H2O]/[Span-80]增加到110.9时TiO2反胶团粒子反而减小.BET法结果与TEM照片一致,而且表明[H2O]/[Span-80]为110.9的TiO2反胶团微乳液所制得的无支撑膜孔径分布最窄、最可几孔径约为4.5nm.采用该种微乳液所制得的氧化钛支撑膜的最可几孔径约为16nm,纯水渗透率为1.57×10(4m3((m2(s(MPa)(1;常温下N2、H2渗透率分别为4.3mol( (m2(s(MPa)(1和14.1mol((m2(s(MPa)(1,表明所得TiO2分离层较完整.
推荐文章
超滤膜法与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比较
超滤膜
碱溶酸沉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PVDF/HTLcs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类水滑石
PVDF超滤膜
抗污性能
氧化石墨烯改性PVDF超滤膜制备及分离性能
EDTS-GO纳米复合物
PVDF超滤膜
抗污染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胶团法制备氧化钛超滤膜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反胶团 氧化钛 超滤膜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028.8|O648.22
字数 41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015.2002.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南平 南京化工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53 1683 23.0 39.0
2 时钧 南京化工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64 1471 21.0 36.0
3 黄培 南京化工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8 101 6.0 8.0
4 琚行松 南京化工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3 2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胶团
氧化钛
超滤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