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本文根据近2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山体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产生100~20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泉水)资源.
推荐文章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第四系潜水浅埋带分布规律
祁连山山前
第四系地下水
控水构造
相对浅埋带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潜在蒸发量
时空变化
祁连山
河西走廊
穿越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玉门关
祁连山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地区大地形变与地震的关系
地震活动:大地形变
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山体与平原接触关系 缺水原因 找水方向 河西走廊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2.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宏伟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 32 489 13.0 21.0
2 闫成云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 10 117 7.0 10.0
3 姚兴荣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 5 77 4.0 5.0
4 陈兴元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构造
山体与平原接触关系
缺水原因
找水方向
河西走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