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相互作用的结构部位,以便探索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后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pGBDU-C及pGAD-C载体构建Daxx(human Daxx,hDaxx)及其删除突变体(ΔhDaxx)酵母菌表达质粒,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它们在酵母菌中的表达产物,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测定hDaxx与p53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构部位,结果pGBDU-C或pGAD-C/hDaxx与ΔhDaxx能在PJ69-4酵母菌株表达目的蛋白,hDaxx及3种ΔhDaxx与p53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2种ΔhDaxx不与p53结合发生相互作用。结论:hDaxx通过第396-499位氨基酸(aa)或C端241个aa残基与p53发生结合。
推荐文章
hDaxx及其删除突变体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hDaxx
hDaxx删除突变体
真核细胞
表达
hDaxx及其删除突变体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hDaxx
hDaxx删除突变体
原核细胞
表达
P-JAK2/P-STAT3与突变型p53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磷酸化JAK激酶2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
突变型p53
宫颈鳞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Daxx及其删除突变体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及与p53的结合反应
来源期刊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表达 结合反应 HDAXX 酵母菌 P53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艳平 南华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57 780 13.0 20.0
2 吴移谋 南华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243 1097 14.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达
结合反应
HDAXX
酵母菌
P5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季刊
1527-925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内
出版文献量(篇)
8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