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比较了荧光素钠和考马斯亮蓝应用于小麦白粉病菌染色的效果.荧光素钠法中样品处理只需20min.左右,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荧光指示剂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主要沉集于活菌体的隔膜和细胞质部位,使病菌产生明显的亮绿荧光和清晰的细胞轮廓,亮绿荧光衰退期为7min.;借助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病菌在小麦叶表的发展过程,区别活菌体和失活菌体.考马斯亮蓝法包括传统的组织学染色步骤,经过改进后的样品处理过程需要40min.左右;染色后使寄主组织呈现淡蓝色,病菌菌体染成深蓝色;该方法可以观察病菌在小麦叶表和被侵染细胞内部发育形成的结构,包括孢子发育形成的初生芽管、附着胞芽管、成熟附着胞以及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的初生吸器原体、成熟的指状体吸器和次生吸器.
推荐文章
小麦白粉病菌诱导的TaWRKY34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小麦
白粉病菌
WRKY转录因子
染色体定位
表达模式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
小麦白粉病
药剂防治
对比试验
蛋白质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方法改良
电泳
染色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
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小麦白粉病
毒性频率
抗病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素钠和考马斯亮蓝应用于小麦白粉病菌染色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菌物系统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荧光素钠 组织学观察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2-5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39.96
字数 3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472.2002.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梅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5 536 12.0 22.0
2 李健强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18 1716 24.0 33.0
3 刘西莉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96 1599 24.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白粉病菌
荧光素钠
组织学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