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立影响抗癌新制剂--白花蛇舌草胶囊生产工艺的主要因素,并制定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对组方中抗癌有效成分丹参酮进行定量分析,对其它有效物质进行收率分析.在醇提工艺中,选取L8(27)正交表,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稀释倍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丹参酮含量的影响.在水煎工艺中,选取L9(34)正交表,考察药材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出率的影响.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在醇提工艺中,药材浸泡时间和溶剂稀释倍数对提取丹参酮影响较大;在水煎工艺中,加水量对提取量影响显著.本文设计交互作用影响均较小.结论:最佳制备工艺为:用6倍、4倍生药量的95%乙醇将丹参回流提取两次,提取时间各为2小时和1小时,丹参药渣与其它药材合并,然后加10倍、6倍生药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过滤、浓缩、醇沉,所得醇沉液浓缩,再与丹参醇提液合并.
推荐文章
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白花蛇舌草
指纹图谱
相似度
HPLC法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白花蛇舌草
产地
多糖
氨基酸
含量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白花蛇舌草坐浴配合盆腔炎汤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慢性盆腔炎
白花蛇舌草
坐浴
盆腔炎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正交法对复方白花蛇舌草胶囊进行工艺优选
来源期刊 天津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生产工艺 正交设计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5
字数 1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687.2002.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子泉 15 46 4.0 6.0
2 刘庆增 11 110 5.0 10.0
3 薄海 13 42 4.0 6.0
4 王义和 3 7 2.0 2.0
5 赵振铭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花蛇舌草
生产工艺
正交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药学
双月刊
1006-5687
12-12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沙市道同康里3门502室
6-17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