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更多的时候表现为非对抗性,具有舒缓的性质与状态。应该看到生活中大智大勇、大善大美的英雄遭受毁灭的悲剧,也应该看到不公平、不合理、不理想、不完美带给普通人的摧残、打击与伤害,这或许是更普通的“平常的”悲剧。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等小说思潮中出现的众多的“被污辱与被损害者”、“无辜者”的悲剧形象,在冲突的性质、美感特征、价值形态等方面都同“十七年”文学中和新时期文学初期出现的悲剧英雄标示出明显的不同。“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是当代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不仅在性格特征上自有相似性,而且在美感形态上也自成一体而且独具特征。
推荐文章
关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心理内涵探讨
鲁迅
小说作品
人物形象
心理内涵
左翼乡土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局限
左翼乡土小说
革命想象
局限
人物塑造
路遥小说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
路遥小说
人物形象
塑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的美感形态研究
来源期刊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小说人物 “反思小说” “十七年”文学 伤痕小说 新时期文学 毁灭 冲突 损害 打击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勇 河南大学研究生处 15 44 4.0 6.0
2 孙先科 河南大学文学院 17 167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悲剧形象
小说人物
“反思小说”
“十七年”文学
伤痕小说
新时期文学
毁灭
冲突
损害
打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8-7613
41-1258/G4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出版文献量(篇)
23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