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滑板材料(包括纯碳材料、浸金属碳材料以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在滑动受流时由摩擦力和接触电阻引起的接触点瞬态温升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根据滑板材料的热失重(TGA)和差热分析(DTA)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种滑板材料在受流摩擦时的磨损行为.研究表明,在试验参数为压力70 N、电流200 A以及滑动速度80 km·h-1的条件下,电流是引起碳系滑板材料接触点温升的主要因素,并造成纯碳滑板接触区亚表层的高温氧化现象,浸金属碳滑板由于材料致密氧化速度较慢,同时强度相对也高,因而具有良好的耐受流磨损性能;而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的接触点温升低于其氧化温度,所以引起其高受流磨损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接触点温升,而是电弧侵蚀引起的摩擦表面严重破坏以及蜡基润滑剂的失效所致.
推荐文章
不同载流条件下滑动电接触特性
滑动电接触
接触电阻
磨损特性
温升特性
两种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比较
载流
摩擦磨损
炭/炭复合材料
浸金属炭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抑弧油对滑板用C/C复合材料载流磨损性能的影响
抑弧油
C/C复合材料
载流磨损
电弧侵蚀
铜基石墨密封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密封材料
铜基石墨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滑板材料 受流摩擦磨损 接触点温升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117.1
字数 4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2.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利民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化所 3 150 3.0 3.0
2 丁新华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化所 3 150 3.0 3.0
3 林吉忠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化所 5 25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398)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2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2(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5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5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6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8(6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9(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滑板材料
受流摩擦磨损
接触点温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