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对滤泡树突状细胞(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将FCA、FI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应用PNA-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采取三维重塑方法,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注入FCA、FICA后第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第35日数量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退.同时,滤泡树突状细胞(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推荐文章
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和治疗热点
甲状腺滤泡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断和治疗
人类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IV的感染
人类滤泡树突状细胞
HIV
感染
Cathepsin D在滤泡型淋巴瘤及淋巴滤泡过度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滤泡型淋巴瘤
淋巴滤泡过度增生
cathepsin D
树突状细胞
淋巴滤泡瘤样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鉴别诊断
淋巴滤泡瘤样增生
滤泡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bcl-2癌基因蛋白
分化抗原决定簇
免疫球蛋白轻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CA和FICA可增强淋巴滤泡捕捉抗原的能力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初级淋巴滤泡 完全弗式佐剂 不完全弗式佐剂 滤泡树突状细胞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2
字数 2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947.200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立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34 117 5.0 9.0
2 徐玉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48 360 8.0 17.0
3 刘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82 405 11.0 17.0
4 马月秋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7 117 3.0 7.0
5 钟淑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1 180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初级淋巴滤泡
完全弗式佐剂
不完全弗式佐剂
滤泡树突状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