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是一种新传人我国的危险性外来害虫.在温度25.71±2.71℃和相对湿度(74.95±5.02)%的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66~135天,全年约可发生4代.幼虫期是历史时最长的虫态,需要37~75天,共7龄,是该虫的为害虫期.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需要一定的空间,产卵量为253.05±65.18(n=20).
推荐文章
外来害虫蔗扁蛾的发生与防治
外来害虫
蔗扁蛾
传播
入侵害虫蔗扁蛾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
蔗扁蛾
入侵物种
生态位模型
加权平均值法
潜在分布
蔗扁蛾生物学及温度对发育的影响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
生物学
发育期
生存率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活史及食性初步研究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生活史
食性
泉州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侵入害虫蔗扁蛾生活史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外来害虫 蔗扁蛾 生活史 中国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5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6
字数 2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2.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古德祥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50 1155 18.0 33.0
2 张古忍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46 896 15.0 29.0
3 刘南欣 5 48 4.0 5.0
4 刘秀玲 9 211 8.0 9.0
5 何国锋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82 6.0 10.0
6 温瑞贞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120 7.0 10.0
7 李秋剑 16 133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来害虫
蔗扁蛾
生活史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