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为探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研究高血压的防治和发病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与流行病学研究室,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及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自1959年始陆续开展了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试点、高血压治疗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和中药降压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自1959年的5.11%,上升至1979年的7.73%和1991年的11.26%.但患者的知晓率仅26.3%,治疗率仅12.1%,控制率仅2.8%.体重超重和经常饮酒是我国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钠、低钾、低钙及低蛋白饮食是血压升高的因素.我国人群中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2)建立了我国高血压诊断和分期标准.发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仅占1.1%.率先提出了大动脉炎的概念并发现大动脉炎是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身心教育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以低剂量的复方降压制剂有效地促进了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证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再发和死亡危险.(3)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阻力动脉平滑肌收缩机制研究证明,血管平滑肌细胞Ca2+转运、利用、代谢及其调控因素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并具有遗传因素,这是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高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发现一种新的红细胞降压因子,其不但作用较为全面,还具有保护血管的功能.(4)药物研究表明,萝芙木总碱及川芎嗪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葛根总黄酮对减轻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症状和损伤具有良好作用.川芎嗪对高血压动物也有明显的舒血管作用.
推荐文章
高血压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
候选基因法
基因组扫描
上海新华社区十年高血压防治干预效果评价
高血压
社区干预
效果评价
高血压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高血压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MicroRNA
端粒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研究
中医药
高血压病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研究四十年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与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血管机制 萝芙木总碱 葛根黄酮素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成果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8
页数 8页 分类号 R54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168)
二级引证文献  (1034)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3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07(5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08(91)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09(9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0)
2010(10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1(12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09)
2012(10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3)
2013(9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4(9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2)
2015(8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6(7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7(7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8(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患病率与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血管机制
萝芙木总碱
葛根黄酮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