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中撑开的扭力变化,分析撑开扭力的构成原因,为椎间撑开有关问题提供量化依据.方法:用特制的能测定撑开扭力的颈椎前路撑开器,在41例三组病人颈椎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术中测定3种状态下撑开椎体时的扭力变化,统计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撑开扭力随着撑开的高度先平稳增加,前柱完全撑开时扭力急剧增加.不同病例组撑开的扭力增幅绝对值不等,但曲线类型相似,颈椎外伤病人最大撑开扭力较颈椎退变病人明显低(P<0.01).结论:撑开扭力增幅曲线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术中应逐步撑开,颈椎骨折时撑开力应相应减小,撑开扭力增幅明显增加的高度为合适椎间撑开高度.
推荐文章
颈前路椎间撑开力测定
颈椎
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高度
撑开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寰枢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
前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前路椎间撑开的在体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次全切 椎间高度 撑开 扭力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3.2
字数 4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02.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连顺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174 1244 17.0 24.0
2 陆健 第二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 48 391 11.0 17.0
3 周许辉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23 97 6.0 9.0
4 谭军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16 155 8.0 12.0
5 陈德玉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47 357 11.0 16.0
6 徐建伟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椎体次全切
椎间高度
撑开
扭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