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商品的防伪标识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区别正品与假冒品的重要依据.生产企业将自己的产品贴上防伪标识,以公告其独尊的地位.而消费者也习惯于挑选贴有防伪标识的商品,认为其可信度强.然而,如果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所有的假冒伪劣商品都贴上了防伪标识,情况将会怎样呢?
推荐文章
金融机构反假货币的经济学分析
反假货币
成本
收益
博弈
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与救助
刑事诉讼
被害人
权利保护
救助
浅析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途径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保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装"假货害人不浅
来源期刊 城市质量监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打假防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质量监督
月刊
1671-6000
50-1140/T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1889号百合园
7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