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采用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动物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AMI后1周心外膜梗死区心肌细胞Ito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n=16)心肌细胞在-30 mV激活,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组细胞在-20 mV激活,均呈线性电压依赖性.心梗组梗死区细胞(n=12)Ito的电流密度明显下降,I-V曲线明显下移.心梗组Ito电流密度(去极化电位+60 mV时)明显低于对照组(7.47±2.39 vs 17.39±5.24 pA/pF,P<0.01).结论:AMI可引起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下降,导致梗死区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相对延长,复极异常,造成心肌细胞之间动作电位及不应期离散度增大,容易形成折返,此可能是导致心肌梗死后出现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对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心肌梗死 瞬间外向钾电流 心室肌 膜片钳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R542.2
字数 2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659.2002.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书英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36 187 9.0 11.0
2 丁超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57 287 10.0 12.0
3 杨丽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26 145 7.0 11.0
4 何振山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35 170 8.0 12.0
5 胡丽叶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43 229 9.0 12.0
6 崔俊玉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39 133 7.0 10.0
7 石巧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5 4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理生理学
心肌梗死
瞬间外向钾电流
心室肌
膜片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