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8—2000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豫麦49号,研究了总施氮量270kg/hm2基础上,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鞘、茎秆干物质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初期、灌浆初期,干物质日积累量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抽穗期;底施氮肥比例增加,出苗—拔节期叶片、叶鞘干物质的积累呈增加趋势;越冬期氮肥追施,有利于叶鞘干物质的积累;氮肥在药隔期追施及扬花期叶面喷施,促进了叶片、叶鞘、茎秆及穗部干物质的积累。
推荐文章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后移技术的研究
冬小麦
氮肥后移
超高产栽培
小麦衰老
滴灌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型
滴灌
冬小麦
干物质积累
分配指数
模型
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晚播冬小麦
氮肥运筹
氮素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黄淮麦区
冬小麦
衰老
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
超高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肥对超高产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来源期刊 耕作与栽培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氮肥 超高产 冬小麦 器官 干物质 积累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43
字数 3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239.2002.01.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喜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2 2827 26.0 44.0
2 邱宗波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3 486 13.0 21.0
3 姜丽娜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1 2340 24.0 41.0
4 张霞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 301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肥
超高产
冬小麦
器官
干物质
积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耕作与栽培
双月刊
1008-2239
52-1065/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