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并呈蔓延之势,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对信用缺失“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当前信用缺失的“症状”,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症1.赖帐逃债。一是赖帐不还。有的采取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等不正当手段,套贷骗贷,长期拖欠;有的把贷款当成政府的救济款,只借不还;有的相互攀比,人家不还自己也不还,不赖白不赖;有的不以拖欠贷款为耻,反以不还贷款为荣,认为是“有本事”的表现。信奉“务农的不如做工的,做工的不如经商的,经商的不如借钱的,借钱的不如不还的”。致使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信用缺失:症·诊·治
来源期刊 计划与市场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中国 市场经济 社会信用 信用体系
年,卷(期) 200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F123.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兴无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信用缺失
中国
市场经济
社会信用
信用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划与市场
月刊
1005-5851
42-1031/F
16开
武昌水果湖省计委院内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