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凝血酶及其受体在血管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中的作用,以进一步阐明经皮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为寻找再狭窄的防治途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球囊导管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纳米粒子包装凝血酶受体重组反义基因质粒pLXSN/ATR,用保留灌注的方法局部定位转染损伤后的大鼠颈动脉.结果 PCR检测发现重组基因整合,RNA斑点杂交观察到实验组大鼠颈动脉壁内有重组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表达,正义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反义基因转染组新生内膜、中膜比例降低了40.9%.结论反义凝血酶受体重组基因转基因表达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的增生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凝血酶及其受体在PTCA后再狭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再狭窄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
推荐文章
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及PDGF-BB、PCNA、P16表达的变化
血管内膜增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增殖细胞核抗原
抑癌基因P16
香叶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颈动脉损伤
血管内膜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动物
香叶醇
反义大鼠凝血酶受体基因的构建及其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
凝血酶受体
反义RNA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增生
聚合酶链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表达抑制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受体,凝血酶 RNA,反义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管内膜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4
字数 4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29-5807.2002.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拥军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6 56 4.0 7.0
2 杨菁 北京协和医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体,凝血酶
RNA,反义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管内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