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四种通气模式对严重烟雾吸入伤犬早期氧供求平衡的影响.方法 35只犬分为PEEP组、PC组、CPAP组、IRV组和对照组.伤后1h开始连续24h机械通气.FiO2=0.4,PIP=1.6kPa,PEEP/CPAP=0.6kPa,除IRV组I∶E=2∶1外,其他通气组I∶E=1∶2.结果伤后对照组CI呈进行性降低,而各机械通气组分别于伤后6h或12h降至最低点后呈回升趋势.伤后3h始对照组PaO2、SaO2呈进行性降低.PEEP组和CPAP组PaO2、SaO2伤后24h仍维持在17.1kPa、97%以上,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C组和IRV组.而PC组和IRV组PaO2、SaO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伤后30min各组DO2I降至最低值后有所回升.与此相反,VO2I于伤后30min达峰值后,呈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四种通气模式及参数于烟雾吸入伤早期持续24h通气治疗在没有明显抑制CI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机体供氧能力,且不促使病理性VO2/DO2依赖关系的发生.其中持续气道正压(PEEP或CPAP)有益作用更为明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种通气模式对烟雾吸入伤犬早期氧供求平衡影响的比较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氧供求平衡 吸入伤 烟雾
年,卷(期) 2002,(10)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9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44
字数 2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2.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宗城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139 1000 16.0 21.0
2 刘志远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17 71 5.0 6.0
3 陶国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199 1002 15.0 22.0
4 何保斌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22 200 7.0 13.0
5 黎鳌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48 388 12.0 17.0
6 傅琼芳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5 32 4.0 5.0
7 魏钜菊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械通气
氧供求平衡
吸入伤
烟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