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制作激素性骨坏死的动物实验模型,详细观察骨坏死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34只健康成年中国大耳白兔, 随机分成单纯激素组(A组,5只),单纯马血清组(B组,10只),联合使用马血清和激素组(C组,1 4只)及正常对照组(D组,5只)4组.各实验组于激素注射后4周处死,取内脏及骨标本,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C组骨坏死发生率较高(71.43%) ;使用激素的动物肝细胞脂肪变性,髓腔内脂肪细胞直径增大;坏死的股骨头软骨下可见髓腔内脂肪细胞明显增大;骨细胞内脂滴存在,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空泡样变性;软骨下骨小管内见血栓形成.结论激素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脂肪细胞改变可能是非创伤性骨坏死的初始病变,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可能是导致骨缺血坏死的直接原因.
推荐文章
骨坏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骨坏死
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股骨头骨坏死
激素
发病机理
激素诱发骨坏死的机制:随机对照研究
糖皮质激素类
骨坏死
破骨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素性骨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激素 骨坏死 发病机制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3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685.2002.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耀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20 1110 19.0 27.0
2 董天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88 1068 18.0 30.0
3 黄立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58 596 13.0 23.0
4 郑召民 河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4 7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素
骨坏死
发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