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明确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评价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PCR法、ELISA间接法对86例脑炎、脑膜炎的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1)86例患儿中36例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到了病毒,阳性率41.86%,其中肠道病毒18例、腺病毒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7例,阳性率分别为29.30%、9.30%、8.14%:(2)86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特异性HSV1 DNA23例,Adv-DNA15例,CVB-DNV32例,阳性率分别为26.74%、17.14%和37.21%;(3)用ELISA间接法测定了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1(HSV1)-IgM、腺病毒(Adv)-IgM、柯萨奇病毒(CVB)-IgM。血清中阳性数HSV11,Adv10例,CBV25例,阳性率分别为12.79%,11.63%。29.06%。脑脊液中HSV1 8例,Adv9例,CVB15例(其中CVB2 8例,CVB3 10例),阳性率分别为9.30%,10.47%、17.44%。结论:(1)PCR技术阳性率高于传统病毒分离培养法;(2)血清及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3)本地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以肠道病毒为首位,腺病毒次之,单纯疱疹病毒居第三位。
推荐文章
检测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的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胞因子、脑脊髓液、儿童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的对比分析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血清降钙素原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护理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对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膜炎,细菌性
脑膜炎,病毒性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多病原早期诊断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综合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 病原学 早期诊断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凌云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儿科 12 36 4.0 6.0
2 成焕吉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儿科 90 873 15.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
病原学
早期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综合医学
月刊
1607-2944
99-1728/R
天津南开区二马路邮局626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23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