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对红壤丘岗区渍潜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对土壤氮磷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渍潜田地下水位的月变化具有十分明显的规律性,一般以秋冬季节(1~3月份和9~12月份)地下水位最低,而以春夏季节(4~8月份)地下水位最高,故以早稻受渍害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受降雨和灌溉的共同影响.根据渍潜田地下水位的变化特点不同,可将其分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型和非稳定型两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分管理模式.地下水位的变化能明显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土壤有效氮和磷含量下降.渍潜田土壤Fe-P和O-P含量也有随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其含量亦显著低于非渍潜田土壤,因而导致了土壤磷素有效性的下降.
推荐文章
地下水位波动对不同施氮量农田土壤硝态氮运移影响
水位波动
施氮量
土壤溶液
硝态氮
运移
地下水
产量
长期秸秆还田和地下水位对土壤镉积累及有效性的影响
秸秆还田
地下水位
总镉
有效态镉
水稻土
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冷浸田
水稻
深沟排水
还原性物质
有效养分
氨基酸
地下水位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油菜
稻茬免耕
地下水位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丘岗稻田地下水位动态及对土壤氮磷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壤丘岗区 潜育性水稻土 地下水位 养分有效性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3-5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4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2.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成立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49 2440 30.0 49.0
2 李学垣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52 1757 23.0 41.0
3 李卫红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26 6691 45.0 68.0
4 吴金水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97 3806 39.0 60.0
5 向万胜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11 704 10.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壤丘岗区
潜育性水稻土
地下水位
养分有效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