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时再灌注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2条雄性杂种狼犬,按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分为两组,组Ⅰ(n=6):主动脉阻断25min,组Ⅱ(n=6):主动脉阻断150min.分别于转流前和再灌注后180min抽取动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监测血流动力学.结果:再灌注后血浆TNF-α和IL-6与转流前比较组Ⅰ无明显升高(P>0.05);组Ⅱ与转流前比较显著升高,转流后两组之间比较组Ⅱ明显高于组Ⅰ(P均<0.05).终止体外循环后组Ⅰ心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组Ⅱ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均显著降低并低于组Ⅰ(P<0.05),TNF-α和LI-6与上述心功能指标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长时间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是造成再灌注后细胞因子升高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升高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明显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时再灌注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心功能 缺血/再灌注 体外循环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4.1|R329.2+6
字数 2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179.2002.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34 192 7.0 12.0
2 刘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214 868 13.0 19.0
3 王儒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41 96 6.0 8.0
4 李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24 32 3.0 5.0
5 隋东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5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因子
心功能
缺血/再灌注
体外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