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人民法院的民商事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中,都会出现因责任主体合并、分立、注销,或因责任主体的开办人虚报、抽逃注册资本,或因开办人无偿接收终止企业财产等情况而需要变更、追加责任主体的情况.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就变更、追加当事人问题,作过多个司法解释.在执行这些司法解释,进行当事人变更、追加的实际操作中,如何区别属于应当在审判阶段中进行还是应当在执行中进行的情形,成了人民法院必须解决的问题.
推荐文章
被执行主体变更类型与程序的若干问题
民事强制执行
被执行主体变更
司法程序
浅谈财务工作的责任心与执行力
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
责任心
执行力
关于我国核保卫法律框架与执行主体的问题
核保卫
法律框架
执行主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审判与执行中变更、追加责任主体之区别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审判业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山民 39 0 0.0 0.0
2 陈永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