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区别松丹一号与松丹二号的 DNA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松丹一号保留了它母本平湖、老美意西蜂在994 bp和695 bp之间的1条区带,而松丹二号则丢失了此条区带;松丹一号保留了它母本平湖、老美意西蜂在377 bp和237 bp之间的1条区带,而松丹二号此条区带并不清楚,松丹二号只保留母本黑环西蜂的237bp以下的1条带.结论松丹一号与松丹二号的基因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异.
推荐文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中封阻DNA制备方法研究
煮沸法
超声波剪切法
封阻
基因组原位杂交
镉胁迫对大麦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影响
RAPD
Cd胁迫
大麦幼苗
遗传毒性
DNA印迹
尼日利亚非洲蜂和安徽意大利蜜蜂及其杂交二代形态特征与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
非洲蜂
意大利蜜蜂
杂交二代
形态标记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杂交西蜂——松丹一号与反杂交西蜂——松丹二号DNA基因组的多态性研究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西蜂 DNA多态性图谱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松丹一号 松丹二号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6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96.4
字数 22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2.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运波 62 148 6.0 10.0
2 蒋滢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8 443 11.0 19.0
3 徐颖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4 702 11.0 22.0
4 葛凤晨 45 140 6.0 11.0
5 戴英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 11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蜂
DNA多态性图谱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松丹一号
松丹二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相关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jsnsf.gov.cn/News.aspx?a=37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