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在RFA治疗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经RFA治疗的肝癌病人,通过手术前后B超、CT、MRI和DSA检查,观察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对RFA疗效评价的作用.结果:1、RFA术前癌灶多见大量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术后一般直径〈5cm的瘤灶,则DSA出现残余肿瘤血管较少,肿瘤染色浅淡或无.如果肿瘤较大则术后DSA显示瘤区血供仍较丰富,尤其是肿块周边可见较多量残剩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围绕,RFA热损伤中心区则为无血管区.2、B超RFA术后原低回声肿块一般变为等回声或不均匀强回声块,强回声肿块可无变化或变成强弱不等的肿块.术后瘤灶往往变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3、CT显示肿瘤区在RFA后多由高密度区变为低密度区,3-6个月后显示凝固坏死区,肿瘤明显缩小或液化坏死.MRI显示治疗区信号较前减低并可见凝固坏死区周围环圈.结论:综合影像检查对RFA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其中DSA对了解术前后肿瘤血供、肿瘤坏死程度、肿瘤血管消失情况和判断预后或复发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原发性大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原发性大肝癌
腹腔镜
疗效
安全性
肝功能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
肝癌
射频消融
超声造影
肝癌切除术中护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肝癌手术
护理问题
原因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SA在射频切除术(EFA)治疗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射频切除术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年,卷(期) 2002,(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信华 23 186 8.0 13.0
2 陈卫国 35 263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射频切除术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医学
半月刊
1562-9031
98-0676/HK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34号龙源宾馆5013室(广东省惠阳市淡水人民4路23号,邮编5162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9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