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不新出现毁学现象,1910年毁学活动更是发展到顶峰阶段。乡民毁学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一是新政的横征暴敛使乡民视学堂“如横暴之关卡”;二是学堂的现代性得不到乡民的普遍认同;三是社会转型期乡民惊慌的心理惯性;四是乡民缺少文化归属感。虽然清未乡民的毁学并非是普遍性事件,只是“民变”一部分,但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可低估。清未乡民毁学既有乡民对苛捐重税的反抗,具有维护基本生存权的正义性;同时也有乡民对新政举措的不满,具有反现代化的守旧与落后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持并侧应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运动。
推荐文章
晚清教育新政探析
晚清
教育新政
科举制
新式学堂
留学
近代学制
晚清教育新政探析
晚清
教育新政
科举制
新式学堂
留学
近代学制
晚清和民国时期真菌学书目汇录
晚清
民国
真菌
菌物学
书目
清末新政时期“建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近代
建筑学
中国
教育
清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
来源期刊 中国近代史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晚清 新政时期 乡民毁学现象 毁学活动 正义性 反现代化 辛亥革命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K25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齐福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38 201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清
新政时期
乡民毁学现象
毁学活动
正义性
反现代化
辛亥革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月刊
1001-2621
11-4331/K
北京张自忠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