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陕甘宁盆地延河剖面、延长川口油田以及长庆安塞油田的裂缝研究资料,分析了盆地内裂缝的走向、成因类型,提出陕甘宁盆地为稳定盆地,盆地内褶皱和断层相对不发育,但裂缝广泛存在;盆地内的E-W向区域裂缝最发育,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其次为NE向裂缝,为喜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野外露头上的裂缝方位和实际注水动态反映的裂缝方位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与由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现今构造应力场和盆地内砂体的展布方向有关;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沉积相.
推荐文章
基于构造应力场模拟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检测
裂缝检测
构造应力场
碳酸盐岩
陕甘宁盆地遥感地质特征
遥感地质
共轭断裂
黄土高原
陕甘宁盆地
陕甘宁盆地延长统区域裂缝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区域裂缝
油气地质
延长统
陕甘宁盆地
在融合中共赢——“西部新区”陕甘宁启程
西部新区
陕甘宁
共赢
政治优势
经济增长带
革命老区
资源优势
红色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甘宁盆地储层裂缝特征及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储层裂缝 构造应力场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2
字数 3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3.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4 1221 19.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396)
二级引证文献  (124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4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09(4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0(75)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1(7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2(9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3(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4(11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15(13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8)
2016(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6)
2017(15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48)
2018(15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3)
2019(1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9)
2020(6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陕甘宁盆地
储层裂缝
构造应力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