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凝析气藏流体处于地下多孔介质中,由于多孔介质具有巨大的比面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吸附现象,从而对气藏储量计算、相态模拟计算以及油气井产能计算等气藏工程问题产生影响.为此,根据气-固吸附的基本理论,在分析研究储层条件下凝析气藏流体在储层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凝析气混合物在储层多孔介质表面吸附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凝析气混合物在储层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量及吸附相的组成.结果表明,凝析气体混合物在储层孔隙介质中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在同一孔隙介质中,当温度压力相同时,重组分含量相对较高的凝析气体系,其吸附量相应较大.最后得出结论,凝析气体混合物在储层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量的数量级为10-2mol/kg,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可低估.
推荐文章
烃类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研究
多孔介质
表面
气态烃
吸附
储集层
研究
储层孔隙介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模型研究
储集层
岩心
多组分混合物
吸附
数学模型
计算
多孔介质凝析气相变的影响因素
凝析气
储集层
多孔介质
相态
机理
分析
考虑多孔介质界面吸附作用的凝析气藏真实组成计算模型
凝析油气田
多孔介质
吸附
成分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层多孔介质表面凝析气体混合物的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表面 凝析气体混合物 吸附 储层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72
字数 34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3.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士伦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125 2638 27.0 45.0
2 杜建芬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60 759 13.0 25.0
3 孙雷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205 2426 25.0 39.0
4 何江川 5 16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介质
表面
凝析气体混合物
吸附
储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