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戏曲的历史源远流长,到了近代,由于外国戏剧理论不断被介绍到我国来,人们开始使用欧洲关于悲剧、喜剧的美学概念来为中国古典戏目分类。但是欧洲关于悲剧、喜剧的理论不是从中国古代戏曲创作和演出中总结出来的,并不完全适用。就喜剧而言,由于中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喜剧观念、民族习惯和语言风格,喜剧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很不相同,很难说中国存在完全符合西方喜剧观念的喜剧。
推荐文章
生命力的张扬——从《西厢》看二人转的喜剧精神
二人转
喜剧精神
生命力
无意识
从《西厢记》的故事流变看文化融合的偏斜度超越
《西厢记》
故事
流变
文化融合
偏斜度超越
试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
西厢记
牡丹亭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董西厢》到《王西厢》看喜剧手法的发展
来源期刊 剧影月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董西厢》 《王西厢》 戏曲 喜剧手法 喜剧观念 民族习惯 语言风格 喜剧风格 表现形式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J8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董西厢》
《王西厢》
戏曲
喜剧手法
喜剧观念
民族习惯
语言风格
喜剧风格
表现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剧影月报
双月刊
1004-5864
32-1095/J
大16开
南京市中山南路89号江苏文化大厦9楼
28-4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2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