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海富烃区的东南部边缘被北西-南东走向的构造线分割成一系列区段,各区段具有鲜明的特征,重力形态往往发生突然变化。其中沙巴段的西南以廷贾(Tinjar)或西巴兰(West Baram)构成线为界,东北与苏禄海西南边缘的巴拉巴克构造线邻接。这部分最显著的特征是沿着距岸约150km的沙巴海槽伴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极低。地震反射资料显示,前积沉积和重力驱动推覆体所产生的负荷使伸展的南海陆壳下陷到局部均衡面之下,产生了类似前陆盆地的海槽,海槽中的沉积速率低于沉降速率。负荷体本身则位于局部均衡面之上,部分受下伏地壳和岩石圈的刚性所支持。深部的晚第三纪沉积盆地就位于布格重力和自由空间重力高带的侧翼上。穿过沙巴海岸的重力值降低,因此,大致处于均衡补偿的克罗克(Crocker)山脉(包括Mt Kinabalu)很可能位于较弱的岩石圈之上。而和沙巴海沟相伴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比根据其水体厚度所计算的异常要小,这预示着海槽轴线下面的地壳减薄,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前陆盆地特征,因此推断地壳减薄是在盆地形成前就出现的。在沙巴海槽中最显著的是呈NE-SW走向的平行的重力异常和地貌特征,它们与海槽中早第三纪地质走向不一致,因此它们是受南海岩石圈和地壳中原有组构的控制。沙巴地区的第三纪构造重组就是以这种假设为基础的,即南海边缘在老第三纪的陆架裂开时所形成的裂谷盆地中的沉积物是这个地区富烃资源的主要来源。
推荐文章
南海重力异常特征及其显著的构造意义
南海
重力异常
地壳结构
区域构造
南海热流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南海
地热
趋势图
高热流带
利用重力梯度反演南海西南海盆深部构造
重力梯度
密度界面
西南海盆
南海
南海及周边部分地区特提斯构造遗迹:问题与思考
南海
北巴拉望地块
晚三叠世
中特提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沙巴—巴拉望边缘重力异常及深部构造控制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地形 第三纪 沉积物 油气资源 南海 深部构造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74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地形
第三纪
沉积物
油气资源
南海
深部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
季刊
广州市黄埔区广海路188号大院信息资料所
出版文献量(篇)
99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